为什么说精益创业改变了所有的事情
最近Steve Blank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写了一片Why the Lean Start-Up Changes Everything,详细阐述了精益创业的来龙去脉。我觉得很有意西,仔细阅读了一遍,纪录在这里。
最近Steve Blank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写了一片Why the Lean Start-Up Changes Everything,详细阐述了精益创业的来龙去脉。我觉得很有意西,仔细阅读了一遍,纪录在这里。
The start up of you不是一本讲创业的书; 这是本拿创业做类比说应该怎么做人生规划, 像创业家一样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的书; 鼓励我们应该: 做好准备, 拥抱变化, 挑战风险, 勇于行动, 及时调整. 同时这也是本Linkedin的宣传手册.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可以,但是完全不能跟黑客和画家相提并论. 所以我在豆瓣上只给他打了三颗星. 该书在第2~7章的最后部分都有一个投资自己小节, 分别在明天/下周/下月/增强关系网等方面给出具体行动指导, 对于具体实践很有帮助. 现在很多书都有自己的网站了,这本书也不例外. [网站]上除了书籍宣传外, 还有blog, 论坛, 和一本免费本书精简版: Executive Summary. 如果你想要更精简的内容, 如果你够聪明看看网站上的这个about页面, 估计也能差不多了解书籍的内容了. 当然了你会落下很多有趣的故事.…
第七章: 认识多少人决定了你的知识有多广 传统教育的方法, 默认为知识是相对静态的. 我们学习,记忆然后在某一天通过考试来检验.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知识更新非常快,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在所有的知识.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获取需要的知识. 通过智囊网络解决专业挑战 曾经利用你的智能网络是很费时费力的事情, 如管理名牌/信件/当面会晤等. 我们只有在一些比较大的事情上才会启用自己的智囊网络, 比如找工作. 但是现在科技的发展使这些交流非常方便, 使我们有机会有可能利用我们的智囊网络帮助我们解决日常遇到的专业上的问题.
第六章: 理智的面对风险 风险和机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总是同时存在. 我们既要把握机会,创造突破性的机遇, 同时也要正确评估可能面对的风险. 比如飞机出行, 会报是巨大的,可以快速的在两地往返, 但是一但出现事故后果也是严重的. 但是出事故的概率非常低, 其实飞机出行是很安全的. 好的创业家跟一般的创业家的区别是, 好的创业家不是能承受更大的风险, 而是有能力分析/判断/掌控风险. 他们(能有策略???)的追寻那些回报高的机会, 同时分析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管理风险 通常风险可能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情况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你能够承受吗? 只要你的救生艇Plan Z还有效, 算是些钱财不算什么, 只要你还能在这个领域玩下去. 可以中途改变决定吗? Plan B还能做下去吗? 如果某个风险导致Plan B/Plan Z也有做不下去ide可能,…
第五章: 寻求突破性机遇 企业的发展和个人职业的发展都不是平稳的上升的, 通常是阶段系的, 缓慢发展和突破性发展交替出现的. 就像创业家不断的寻求企业发展的突破醒机遇一样, 个人也一名能够给不断留意寻找这种突破性机遇. 我们要始终保持好奇心. 如何发现职业机会 机会的出现不是必然的, 通常是我们的努力再加上一些运气. 虽然没有绝对的事情,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 坚持努力, 当运气来时抓住机遇. 机遇和我们接触哪些人,那些环境有关. 如果希望发现某个行业的机遇, 就多参加一些相关的社区或组织吧. Paypal帮在硅谷在硅谷声名显赫. Paypal帮的声誉不是来自某个人, 而是他们之间互相帮助, 互相支持, 共享资源, 互相之间创造和传递机遇, 专注在特定的领域, 这些才创造了他们每个人的成功机会. 如果有什么比参加社区或组织更好的选择的话, 那就是自己去建立相关的社区和组织. 保持紧迫感 时刻准备应对变化,…
第四章: 结网而行 我们即使已经意识到了人生应该永久保持beta状态,即使开发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即使根据不同清楚在调整自己的计划;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人在战斗, 大部分情况下也注定会失败. 这就是要说到关系的重要性, 我们要利用自己的关系, 结网而行. 就像Jobs没有Wozniak也创造不出苹果的辉煌一样, 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Wozniak. 拿创业做比较, VC在投资时, 向来把团队看得跟idea一样重要, 甚至更重要. 创始人的角色是, 不但要自己聪明能干, 更要能忽悠比自己更聪明能干的人入伙. 结网而行的好处是, 物以类聚, 你的伙伴会直接影响你的成长. 改变自己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你希望成为的人一道. Iwe 个人的成功不只是靠自己的能力, 更依赖你周围的人来帮助你, 放大你. we对I的影响是指数形式的, we能极大的放大个人的能力, 但是如果个人的能力是0, 那we再大也无能为力. 关系所处的环境很重要…
第三章: 适时改变 适应改变, 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计划. Pivot: 调整方向,及时掉头 什么时候掉头, 既要靠直觉, 又要根据手上掌握的实际数据来决定. 当然了常见的情况是干不下去了, 必须掉头了. 往哪里掉头, 可以考虑相近的利基领域,不同但是又有联系的领域. 怎么掉头, 可以从业余项目(side project)开始, 主动建立项目相关的人际关系. 3M/Google/Linkedin这种公司等你给员工20%的工作时间去做业余项目, 我们自己更应该分配好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项目. Plan ABZ 以前没听说过, 这本书里提到的比较新颖的说法. Plan A, 是指你现在正在为之工作的计划. Plan B, 是指你在Plan A中积累经验,…
第二章: 开发竞争优势 竞争无处不在, 企业竞争客户, 雇员竞争职位. 竞争优势铁三角 资产, 理想, 市场现实构成了竞争优势的铁三角. 对企业家来说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 为什么客户要买你的产品或服务, 而不是别的企业的? 同样, 对于个人来说, 同一个职位, 为什么雇主会选择你而不是别人, 你的优势在哪里? 你的优势不是比所有人都好, 什么都比别人好. 试图在所有的事上都比别人强, 最后只会一事无成, 什么都不强. 应该在一个垂直的,细分的领域或技能上去尝试做到最好. 网络鞋王Zappos的成功之道就是, 在在线销售鞋子这件事情上把服务做到最好. 如果不是专注在网络,鞋子,服务构成的这个垂直领域, Zappos可能不会有现在这么成功. 竞争优势铁三角能执导我们方向,告诉我们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竞争优势铁三角有助于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我应该专注的做什么?…
THE START-UP OF YOU是Linkedin的创始人Reid Hoffman跟Ben Casnocha合著的一本讨论创业的新书. 因为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李开复在为这本书写序, 出于对Reid Hoffman和李老师的敬仰, 觉得这本书应该不错,就找来看看. 顺便在这里做个笔记, 以前没有记笔记的习惯, 这也算是点新的尝试吧. 不知道这本书的中文名称会翻译成什么, 我就叫它人生如创业吧. 第一章: 人人都是创业家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创业家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创业家, 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开公司, 事实上很多人不适合开公司.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创业家, 是指我们骨子里都有创业的基因, 创业的本质是创造财富. 我们的老祖宗还住在山洞里的时候, 就自己找或者生产食物养活自己. 他们是自己生活的创始人. 几百上千年过了, 我们似乎忘了这个根本, 我们都是创业家;…
lean startup精益创业是什么?
lean startup是一套管理创业过程的方法。
它以一个远景假设为出发点,通过快速、低成本的验证方式,验证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不断迭代并及时调整方向。
在迭代的过程中,第一天就要有盈利目标,在没有找到实现盈利的模式之前不进行规模扩张。
lean startup在开始阶段认为目标客户和产品特性都是未知的,创业的过程就是构建、验证、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