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晓说里经常提到这本书,特地找来看看。书的内容是十四篇人物的传记,我也没觉得写的如何精彩,其中的攻占拜占庭、滑铁卢的一分钟、黄金国的发现、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夺取南极的斗争、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感觉还好。其他的翻了翻也就跳过了。可能传记内容和个人的喜好关系也比较大。
《先生》
民国前后风流辈出,本书从先生这个角度介绍了当时的几个风流人物。蔡元培、胡适,我相对已经比较了解。了解比较少的是马相伯。 马先生果然牛人。举个例子,当年蔡元培在南洋工学(俺母校交大的前身)做特班总教习(不知道是个什么级别,是不是相当于教导主任或者班主任什么的),他听说马先生的拉丁文好,就来求教,希望马先生能教他。马先生说,你已经过了中年、年纪大了,又是一个人,怕是学不好。不如你找些年轻人来一起学。于是蔡元培找来了24名学生,和他一起跟马先生学习拉丁文。马先生不但教授拉丁文,还穿插教习数学、哲学。这个学习小组里后来比较有名的人有:黄炎培、李叔同...
我的阅读计划
首先没想到阅读组这么活跃,一下感觉压力好大,感觉自己的差距好大,各种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当看到小小的阅读计划后很受启发,既有一个大的目标,又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范围,很符合我的胃口。 似乎也比较切合精益的理念,设定一个目标;坚持行动迭代;每个一段时间就衡量一下,总结一下,或者坚持,或者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重要的是过程,能达到什么程度就看自己能力随遇而安了。 我就把小小的直接拿来,简化一下作为我的阅读计划吧。
和儿子一起成长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有些事情当在自己身上发生时,由于身在其中,感受反而不那么明显。 当在别人身上发生,自己有机会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的时候,一切显得那么的不一样了。 对我来说,教育就是这样一件事情。我自己的教育算是比较失败的,跟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记忆里就都是考试、升学、高考和大学的迷茫、对工作的厌倦。
随拍全景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用手机拍全景照,iPhone的这个功能太方便了,拍出来的效果通常还都不错。 唯一的遗憾是照片的体积有点大,16G的空间,真不舍得多拍。
iMentor Steve Jobs
Coach Bay从乔布斯那里学来的十条准则iMentor,很精彩记在这是,时刻提醒自己。
- Follow Your Heart
-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 Think Different
- Sell Dreams, Not Products
- Make Products For Yourself
- Say No to 1,000 Things
- Keep It Simple
- Go For Excellence
- Break The Rules
- You Only Live Once
One More Thing
Don’t waste your time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我的偶像
我的偶像是些什么样的人?我喜欢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选择偶像的标准是: 有自己的思想,并在这种思想下指导自己的行动。至于成不成功,出不出名,那是要靠运气的。 追求自己的理想,却不放弃生活,技术和理论的进步最终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善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进化 偶像是用来干嘛的? 偶像是自己希望学习的对象 通过对偶像的成长和著作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下面是我的一些偶像 胡适 37 Signals Richard Stallman Eric Raymond Joel Spolsky Jeff Atwood Paul Graham Paul Graham on wikipedia Paul Graham的文章 Paul Graham的名言…
纪念同事CMa
Cathrine Ma是我在Sugar时的同事。一个活波可爱的小姑娘,当时研究生毕业大概一年左右。 今天一个老同事打电话过来,说了一个震惊的消息,CMa去世了,意外溺水。当时我就很震惊也知道说什么话好,言谈之中尽是惋惜和感慨人世的无常。 CMa工作经验不多,但是做事非常认真,学习刻苦,有魄力。在Sugar的时候她负责的是Email相关的开发,由于涉及到一些不同系统间的编码的转换,相对其他模块较为难一些。她经常针对一些文档反复的推敲研究,做了不少的基础工作。后来Sugar想在国内开展一些商业活动,她也协助做了很多幻灯片、演示视频等培训资料。她一直喜欢Sugar的企业文化,也希望能与Sugar总部的工程师更多的合作。但是当后来Sugar在差不多与Google同时撤出中国市场的时候,有机会让一批人员去美国工作,阴差阳错CMa却未能如愿,擦肩而过。 也许是因为失去了这个机会让她更想弥补这个缺憾,也许是出于对Sugar产品的热爱,CMa后来自己成立了上海源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做起了Sugar项目。由于自身的钻研和努力,这两年她的事业做的很多错。成功的维护着一个Sugar的中文版本,获得了Sugar认证的合作伙伴资质,还参加了最近的SugarCON。在中文Sugar社区已建立了一定的声誉。 正当此时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情,确实叫人很震惊。我欣赏她这样的有魄力、有闯劲的性格,虽然现在也只能感慨太多的事情不是个人所能左右,但是还是应该去争取,并享受这个过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会走到那一步,什么时候就停止了,但是在没停止之前我们还是应该走的坚定。 逝者逝矣,愿生者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