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的进行网站DNS切换(失败教训记录)
今天公司一个网站进行服务器切换。本来以为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结果没想到过程很凄惨。新旧网站数据同步、功能测试、切换步骤都是准备了的。想着就是到点了,IT更新一下DNS记录,浏览到达新的服务器就完事了。
今天公司一个网站进行服务器切换。本来以为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结果没想到过程很凄惨。新旧网站数据同步、功能测试、切换步骤都是准备了的。想着就是到点了,IT更新一下DNS记录,浏览到达新的服务器就完事了。
好长时间没写文章,昨天发了一篇文章,结果发现浏览这篇文章时,浏览器直接就僵死了。一直要等到很久,Chrome才会提示页面冻结,是否要关闭页面。试了一下其他的浏览器,也都一样。
最近一个Ubuntu下的memcached经常crash,进程消失。Ubuntu下的这个service也没有log,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基本上一天要失败好几次,老是发现了去手工启动一下。挺麻烦的。 查了一下Ubuntu是用Upstart管理service的,Upstart本身有提供service失败以后的重启配置,具体参数见这里。
新换了台MacBook Air,想把现在用的Air上的系统(OS X 10.9.2 Mavericks)直接备份到新机器(OS X 10.8 Lion)上去。以前用Windows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Ghost。Mac下还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
晓说里经常提到这本书,特地找来看看。书的内容是十四篇人物的传记,我也没觉得写的如何精彩,其中的攻占拜占庭、滑铁卢的一分钟、黄金国的发现、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夺取南极的斗争、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感觉还好。其他的翻了翻也就跳过了。可能传记内容和个人的喜好关系也比较大。
民国前后风流辈出,本书从先生这个角度介绍了当时的几个风流人物。蔡元培、胡适,我相对已经比较了解。了解比较少的是马相伯。 马先生果然牛人。举个例子,当年蔡元培在南洋工学(俺母校交大的前身)做特班总教习(不知道是个什么级别,是不是相当于教导主任或者班主任什么的),他听说马先生的拉丁文好,就来求教,希望马先生能教他。马先生说,你已经过了中年、年纪大了,又是一个人,怕是学不好。不如你找些年轻人来一起学。于是蔡元培找来了24名学生,和他一起跟马先生学习拉丁文。马先生不但教授拉丁文,还穿插教习数学、哲学。这个学习小组里后来比较有名的人有:黄炎培、李叔同...
昨天参加了@学研所的第二次活动,照样还是来了很多人,而且还来了很多新人,大概有三分之二吧。人虽然换了很多,但还同质度还是很高,不容易啊,有这么多积极学习的朋友。
首先没想到阅读组这么活跃,一下感觉压力好大,感觉自己的差距好大,各种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当看到小小的阅读计划后很受启发,既有一个大的目标,又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范围,很符合我的胃口。 似乎也比较切合精益的理念,设定一个目标;坚持行动迭代;每个一段时间就衡量一下,总结一下,或者坚持,或者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重要的是过程,能达到什么程度就看自己能力随遇而安了。 我就把小小的直接拿来,简化一下作为我的阅读计划吧。
常用快捷键 * `电源键` :按下休眠,按1.5秒弹出关机对话框,按5秒以上关机 * `cmd+` :在同一个程序的多个窗口间切换 * `cmd+shift+4` :区域截图保存到文件,换成3是全屏截图 * `cmd+ctrl+shift+4` :区域截图保存到剪切板,换成3是全屏截图